四川文旅人才网

                   

电话:028—80597992

文章
  • 文章
搜索

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首页 >> 信息公开 >>文旅动态 >> 2024巴蜀非遗品牌大会在四川广安隆重举行
详细内容

2024巴蜀非遗品牌大会在四川广安隆重举行


2024年6月1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承办的2024巴蜀非遗品牌大会在四川广安隆重举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戴允康,中共广安市委书记张彤,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郑晓幸,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幸军,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袁艺,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省文旅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赵红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牟方林,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珂,广安市政府副市长肖伟华及川渝两省市相关部门和市(州)、区(县)文旅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非遗企业、专业买家团队等,共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郭桂玲,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省非遗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廖小龙、熊彦、周凯参加了会议。




郑晓幸会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加强品牌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四川省非遗品牌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四川非遗品牌建设持续升温,成效显著。2024年,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正在推进“草堂非遗周”和“巴蜀非遗草堂论坛”等系列活动的组织实施,打造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非遗高质量发展的活动品牌。协会还将探索非遗经纪人、非遗IP转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大会还进行了向首批30个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授牌仪式,公布了“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川渝两地8家企业名单,发布了“川工蜀艺”四川非遗公共品牌、巴蜀非遗品牌机会清单和非遗品牌项目签约。



大会上,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川网传媒2家单位就“四川省大学生非遗影像创新大赛”合作完成现场签约。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理事单位四川吾思吾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就“非遗研学旅行战略合作”完成现场签约。




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副秘书长熊彦主持了2024巴蜀非遗品牌大会——“非遗与品牌”和“非遗与青年”主题分享会。



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红川在分享中提到,面向未来的非遗品牌建设,一是把握生成关系,包括非遗资源与非遗品牌的生产性关系;非遗公共品牌与私人品牌的内部性关系;非遗品牌与一般商品品牌的外部性关系;二是树立品牌意识,各级政府部门、各类非遗联盟、行业协会要强化品牌意识,在商标标识、质量标准等方面加强协调,认定一批创新产品和服务品牌,提升非遗公共形象;三是建立标准规范。构建非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推进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评价,提高非遗传承弘扬的质量和品牌;四是培育品牌标杆。以代表性项目为基础,以非遗青年为骨干,开展品牌建设行动,培育一批非遗技艺精品品牌,打造世界知名非遗品牌企业和非遗品牌产品;五是加强宣传推广。推动代表性项目与区域文化塑造、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提升非遗品牌影响力和精神感染力。在全社会形成参与非遗传承,保护非遗项目,享受非遗产品,爱护非遗品牌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化地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参加分享会的嘉宾还分别从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非遗的品牌化建设、非遗的国际视野、非遗品牌个案打造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在“非遗与青年”主题分享会上,李祥林教授认为,在这个时间进行“非遗与青年”主题分享十分有必要。从大众层面,青年人群介入非遗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从传承层面,越来越多的非遗传二代(非遗传承人的下一辈)已经纷纷自觉回来参与非遗的传承发展,他们还带来了更新的理念和多方面的能力;新生代对非遗的发扬光大,不论是新生代的非遗传承者和参与者,用热情、智慧、想法、行动来全方位的推动非遗的保护和发展,用新的理念带来新气象,用新的思想创造新品牌,青年一代非遗群体让我们刮目相看,充满期待。

嘉宾们还从漆艺、蜀锦的传承,非遗的市场思维,成都市非遗青年联盟等多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体会和感受。




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还在大会上发布了《非遗保护传承青年倡议》,倡议青年一代广泛开展非遗保护青年“学习行动”、“实践行动”和“创新行动”。号召青年一代站在历史潮头,把握时代机遇;融入社会实践,谱写非遗华章;直面现实问题,奉献青春力量;立足共同命运,贡献中国智慧。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继承优秀文化,创造现代文明,传播中国声音,为四川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胜街19号  邮政编码:610500  电话:028—80597992

Copyright 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2022025363号-1

seo seo